两次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吕道宁
转眼间,已到了我退休的花甲之年。回首在三峡日报社工作的27个春秋中,是我一生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1992年晋升为记者中级职称,1998年破格晋升为主任编辑,2009年破格晋升为高级编辑。2016年6月,我的家乡盐阜大众报“五湖四海盐城人”栏目主持人采访我时,我十分感慨地说:“我能从一个钻探工人成长为职业资深的新闻人,成长为一位高级编辑,首先得益于组织上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如果没有组织上为我提供《中国地市报人》这么好的工作平台,也就不会成就我后来的高级新闻职称;其次得益于恢复成人高考教育制度的改革,如果没有这一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就没有我后来到首都北京深造新闻专业的机会;第三得益于我家乡江苏盐城给予我的勤奋、刻苦、真诚、善良和自信的生活根基,如果没有这么好的生活根基,也就不会成就我后来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第四得益于我同事和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就不会成就我后来在地市报中的人脉和名气。”
乐于勤奋与刻苦
1990年7月,我从湖北省第七探矿工程大队宣传科科长的岗位上调到了宜昌日报社,当时报社派我驻宜昌县记者站任站长,分管宜昌日报社在宜昌县的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工作。到报社上任的第二天,宜昌县遇上了百年未遇的洪水,我顾不得调整到新单位后的工作思路,就立马奔上了抗洪前线采访,采写了一批抗洪前线的抢险报道,及时推出了抗洪抢险典型文章,采写的有关报道分别被新华社、湖北日报和宜昌日报头条刊用,并被当年度评为宜昌日报好新闻。这一年,我跑遍了宜昌县的20个乡镇,采写的现场新闻《匡慧珍机警掷出炸药包 百余名午睡幼儿脱险情》,获《宜昌日报》当年度现场短新闻竞赛一等奖;采写的《黄花乡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串百家门 知百家事 解百家愁》获当年度《宜昌日报》好新闻作品奖;采写的消息《换届选举前,班子怎么办?乐天溪镇的回答是——不等不叫不盼 比勤比廉比绩》获《宜昌日报》头条新闻大奖赛三等奖。此外,这一年由我负责的宜昌县征订发行宜昌日报的工作,在报社领导熊庆文的亲自指导下也打破了历史纪录,创下了全地区征订宜昌日报第一个突破万份大县的好成绩,由于我的工作出色,当年度被宜昌日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1年,随着驻宜昌县记者站工作的深入,这一年我走乡串户,深入到农村一线采访,写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农村题材报道,如现场短新闻《县委书记问计》、《鲜爽回甘碧峰茶》、《地膜包谷满粮仓》,又如深度报道《他们为什么跳不出穷坑》、《一曲社会主义真情的赞歌——来自邓村乡抗洪救灾第一线的报道》、《借来技术好生财》、《为了大地的丰收》等一批稿件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1992年4月3日晚上,中央电视台传出一个振奋人心人心的喜讯: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一年我大部分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三峡工程报道,我住村一周选在三峡坝址中堡岛,我采写的《欢歌笑语三斗坪》、《中堡岛上闹元宵》、《中堡村的农民“诸葛会”》、《告别中堡岛》、《挥泪别家园》等一批现场新闻稿件,分别被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科技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单位刊发。这一年,我不仅被晋升为记者中级职称,年终还被报社评为劳动模范,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受到了隆重表彰。
1993年,使我最难忘的是宜昌日报大征订。为了宜昌县连续3年保持征订宜昌日报过万份的大县,我和发行站的陈锡明同志在报纸大征订期间豁出去了,一个星期跑遍了全县20个乡镇,每到一处采访、写稿、开征订发票和收报款一起上,确保了宜昌日报在20个乡镇的发行稳中有升。在那个年代,吃苦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12月底,我和陈锡明、黄体学一起去20个乡镇收报款,在去下堡坪乡的途中,由于冰天雪地气温低,车子突然抛锚,这时已是夜晚9点多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3人面临着又冷又饿,只好从300多米远的老乡家借来火把,等车子修好后已是深夜12点多钟。那一次,我们跑了一个多星期没回家,真可谓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背了个大黑包,装满了20多万元的现金报款。爱人见我一个多星期杳无音信,不放心我的安全,请县委宣传部的一位领导到处联系我都没联系上,后来报社分管发行的副总编辑邹家福和宜昌县委副书记朱吉荣突然一起到我家中,把我爱人吓了一大跳,以为我真的出事了,后来爱人才知道真相,报社领导联系到我的下落后与县委领导一起来慰问家属的,想起那一幕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乐于思考与钻研
1987年,我从北京中国新闻学院毕业的那天起,就立志想做一名研究型的新闻工作者。在毕业典礼上,穆青院长送给我们全班同学一句话:“你们即将走向新闻工作岗位,希望你们每一个成为专家学者型的记者。”这位新闻前辈穆老的这句话后来一直激励着我。
1994年,我从宜昌县记者站调任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岗位,从那以后我把在新闻学院学到的本领真正运用到了工作的实践之中。我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探讨与思考,先后发表了新闻论文100多篇,每篇文章尽量突出学术观点,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在回忆起来,在我担任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期间主要突出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新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从4个方面写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
1、结合全国新闻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实际,重点研究如何当好一名记者,如我撰写的论文《做学习型记者》、《树立正确新闻观争当优秀新闻工作者》、《略论提高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三性”》、《未来党报记者要当好“八家》和《用专栏促记者下基层的办法好》等,均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
2、结合地市报的办报实际,重点研究如何办好地市报。如,怎样办特色报纸、如何进行会议报道改革、怎样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等问题,均进行了专题探讨,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记者》、《军事记者》等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
3、利用我身兼地市报广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工作之便,结合地市报广告经营及报业管理等运作方式的实际,对地市报如何拓宽广告资源、地市报报业集团的运作形式等广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4、对地市报的“现象”进行了深度研究。如,2009年底对地市报当年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在《中国地市报人》杂志上进行了盘点,2010年初对苏州日报6年获9个中国新闻奖、对烟台日报全媒体解读、对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创新等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中国报业》、《今传媒》、《中国新闻出版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这些都在我公开出版的《新闻论谈录》和《新闻启示录》著作中有所反映。并且,这些有影响的论文作品,有多篇先后获得省部级新闻论文奖项。
二是新闻研究突出学术观点。
1995年,我从新闻头条、新闻导语、新闻标题、新闻评论、新闻版面等6个方面,用了5000多字来论述增强党报的可读性,题目是《浅论增强党报的可读性》,这一论文获得了中国新闻奖;1997年,我撰写的《出精品首先要正人品》和《新闻扶贫要实打实》分别被《人民日报》刊用;1998年,我提出的专栏编辑应树立三种意识,即定位意识、策划意识和参与意识,被选稿极严的《新华文摘》摘登,同年我撰写的《加快培养地市报人才,努力适应跨世纪竞争》,全文5000多字,其中我提出的“从战略上制定培养地市报人才对策”被《中华新闻报》的“观点摘要”栏目中摘登;1999年,我撰写的《会议报道改革难在哪里》,文中提出“难在地方领导,难在报社老总、难在编辑记者”,同样被《中华新闻报》分三次转摘;2000年,我撰写的《略论提高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三性”》,文中“从政治家办报的要求、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从新闻传播手段的科学进步三个方面,对提高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三性’上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全文被《中华新闻报》刊登;2001年,我撰写的《树立正确新闻观,争当优秀新闻工作者》,文章提出的“作为一名编辑记者来说,尤其是刚跨入新闻队伍的年轻工作者来说,特别要注重强化四种意识:即学习意识、把关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被多家新闻报刊采用;2002年,本人撰写的《靠新闻当家 办特色报纸——对未来地市报如何应对新闻挑战的几点看法》,文中提出的“五个一”观点,即“要有一个办报的好思路、要有一个准确的报纸定位、要开设一批叫得响并具有特色的好专栏、要抓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好产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文4000多字被《中国报业》杂志刊用;2003年,我撰写的《做学习型记者》,文章提出“要想做一名学习型记者,就得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习意识、端正学风和提高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做起”,文章同样被多家报刊采用;2004年,我撰写的《努力提高纸质媒体的有效信息》,文章提出的“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传递‘有效信息’是纸质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等观点都是比较超前的,全文4000多字,先后被《新闻记者》和《军事记者》等有影响的刊物全文刊用。20多年来,共发表了有价值的新闻论文有100多篇。
三是公开出版一些有收藏、借鉴和适用价值的新闻业务书籍。20多年来,我自已独著和与他人一起合编的有影响的新闻业务书籍共19本,其中独撰的著作有《新闻论谈录》和《新闻启示录》;主编的有《中国地市报千年珍藏集》、《地市报名专栏荟萃》、《营销正能量——中国地市报成功广告案例剖析》、《间鼎中国新闻奖——地市报获中国新闻奖作品及采编经过实录》;参与策划和承担副主编工作的出版有影响的新闻业务书籍有《中国地市报报业史》、《中国地市报系列丛书》和《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获奖作品选》等。这些新闻业务书籍在全国地市报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对促进地市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吕道宁与鄂尔多斯日报社长詹剑彬合影
乐于助人与奉献
在当今利益化的时代,“真诚”和“热情”,这两个词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我在数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信:只有用真诚,才能换取同事们的友情和信任;只有用热情,才能赢得社长老总们的支持和信赖。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小受我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就是“真诚”两字。我在至今新闻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辛勤地耕耘了27年。这27年来,我始终追求和恪守的也就是这两个字“真诚”。作为我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来说,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但有的只是一种默默奉献,一种真诚和热情。
何为“真诚”,我的理解就是真实、诚恳、实事求是,没有一点虚假。作为秘书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就是要热爱秘书处的事业,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其中,主动热情为地市报社的社长老总们服好务;作为部门的一名主任,就应该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凡是要求部门同事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同事难以做到的,自己要努力做好。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工作不分彼此,不计得失,淡薄名利。对人对事公平、公正,坚持原则,对待同事对待朋友真诚真心,宽厚宽容。真诚地关心、指导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年轻人,努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年轻人。因此,这些年来我就是以谦和的风格,良好的品德,豁达的心胸得到了许多朋友、同事们的尊重,同样在工作中也赢得了许多地市报社长老总们的肯定与称赞。
前几年,一位报社老总的亲戚在广西北海搞传销,已经达到了神魂颠倒、不可救药的地步,这位老总和家人焦急万分,找到了我,我得知情况后数次与北海日报的老总和跑公安战线的记者取得联系,后来在北海日报、当地公安局的协同配合和艰苦努力下,终于解救了这位思想顽固的传销人,使这位老总和家人感谢不尽。
2011年暑期,一家报社的一位新闻同仁在海南三亚帮女儿找工作,在返回海口需要到火车站乘火车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当时三亚的士拒客严重被曝光,他们一家人在市内拦了许多的士都被拒载,就在他们一家人心急如焚之时给我打来了电话,请我找三亚晨报的朋友求救,我得知后急忙找到了一位三亚晨报的副老总,这位副老总听了我向他说明情况后,他安慰我说“兄弟,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这件事你交给我办,你放心!”后来我得知这位老总不仅亲自驾车把他们一家人及时、安全地送到了火车站,而且还请他们一家人吃了饭,使这位同仁感谢不尽。
2012年8月中旬,我出差在外地,四川眉山日报社的一位领导打电话找到了我,说他们和当地宣传部领导一行5人想到三峡日报、荆州日报和佛山日报三家考察报业传媒集团的组建运行情况,可是他们又与这三家报社的领导不熟悉,请我一定帮忙牵线联系,我接到电话后并没有拒绝,而是他们一路行走,我就一路与这三家报社取得联系,使他们顺利地完成了考察学习成立任务,他们回去后随即打电话除了向我表示感谢外,还不断地跟我说:“老吕够哥们,老吕够朋友,以后你在工作上有什么需要我们积极支持你!”
吕道宁与廊坊日报社社长张宝富合影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这些年来,我就是用这样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社长老总们的心,赢得了社长老总们的信赖,也因此在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使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的广告收入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我在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和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工作整整20个春秋。脚踏实地和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一惯的工作准则。人活着就要做事,可同样是做事,因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也大相经庭。用心做事,不仅是一个方法、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用心做事,就是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心,做一个敬业的人,忠诚的人,奉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和信赖。在这20年里,我的工作是全天候的,常常夜晚,还在发稿看样,用电话联系作者;常常周末假日,还在接待兄弟报社客人。哪怕是深夜,哪怕是节假日,若有事情需要处理,只要分管的领导或外来考察的报社同仁一个电话,我就会迅速赶到办公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广告、通联等一条龙的工作,研究会秘书处日常的联络、活动的策划、会议的组织、为会员单位的服务等一揽子事情,我全都用心把它做好做出色。新年伊始,给社长、总编辑和广大读者送去一声祝福;哪家地市报乔迁和社庆,传真一份贺信;哪里遭到自然灾害,送去一声问候;谁的稿件准备采用,提前告诉一个信息;谁要急着评职称,自己先垫钱赶紧给作者快递一份样刊。这些事情,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都很微小,但我恰恰认为正是这些花钱不多而充满亲情、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点一滴,温暖了人心、打动了人心,也凝聚了人心。虽然,许多地市报的同志没见过我,但在地市报的许多同志中,可能在电话里熟悉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名字,认识我的字迹,他们还会津津乐道地讲述我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说实话, 在我担任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的20年中,最难忘的就是杂志社的创收工作,有时差一版广告,杂志不能按时开印,急得我心急火燎,一连好几天都休息不好;有时我承担地市报优秀新闻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一连几个月与同事们挑灯夜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虽然失去了更多的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提前透支了我的体力和精力,头发白了,皱纹深了,眼睛花了,腰也弓了,由于长时间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2010年经常性地引起我的眼睛出血,医生一再警告我要注意休息,我的女儿也经常从广东打来电话关心我:“老爸,您都快奔六了,别再像我们年轻人那样拼了。”一些朋友也劝我:“你把你的工作多安排一些给副主任做,也好让他们锻炼锻炼”,可是,在那些年里,我们办杂志的两个人,每个人都要担起好几项工作,再说我在这个主任岗位上一天,就要起好一天的示范作用,就要用心地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回顾在我担任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编辑部主任和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党支部书记期间,我们的部门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先进部门,我们的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个人也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添彩之星、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
纸短情长,言犹不尽。总之,是报社这个大平台培养了我,锻炼了我,成长了我。衷心地祝愿报社在新一轮的产业转型中,事业兴旺发达,报纸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