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站栏目 > 文化遗产

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时间:2014-12-14 09:45: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
分享到:
  

 
今日推荐
·  四川:深入推进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 成都火车南站安装调试收尾将亮相图 
·  越来越冷!13日起成都最低温逼近0℃ 川南筠连大雪山冰块最厚10厘米组图 
·  成都百万豪车被两百万豪车套牌组图 川滇四地警方联动查获毒品14公斤图 
·  凉山州会理濯缨桥再次发跳水事件图 巴中一学校内喂猪养鸡屡被投诉组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3日讯(记者 陈淋)四川省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康藏核心区,是国家藏羌彝文化走廊中唯一包含藏、羌、彝三个民族聚集区的省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文化形态多样,在我国民族文化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特殊价值。

  12月13日—14日,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及民族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心工作会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举行。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也于今日揭牌。与会专家在会上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关系的维护等学术热点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专家们还就藏羌彝民族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省作协主席阿来到会,激发了学者与作家之间的互动。

  按照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和四川区域规划布局情况,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全境,辐射区域包括乐山市金河口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等,及其相关辐射带。据悉,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搭建了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平台,组建了民族文化资源及其信息化处理、藏羌彝走廊的藏族文化资源研究、藏羌彝走廊的羌族文化资源研究、藏羌彝走廊的彝族文化资源研究、藏羌彝走廊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社会治理研究、藏羌彝走廊濒危语言保护研究等6个团队,将对藏羌彝走廊的民族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藏羌彝走廊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央和地方决策层提供对策建议。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项楚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许唯临教授,与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教授、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教授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同时举行了协同单位合作协议互换仪式并向中心特聘专家颁发了聘书。

  随着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的深入,区域内文化资源将如何挖掘和打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关系如何进一步维护、发展?民族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又将如何深入?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特别设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别专题学术研讨会、“民族文化的符号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以及“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学术研讨会,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三场研讨会上,来自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就民族认同与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关系维护、多民族对中国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民族政策与人类学理论等热点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和对策研究。与会专家围绕在中国建立一种民族符号学的可能性、符号学平台建设、广告中的少数民族主题等学术热点作了学术交流和对话。

  在“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学术研讨会上,阿来、万果、蔡华、张明善分别担任主持,专家们围绕着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平台建设、藏传佛教护身符的意蕴、藏羌彝走廊多民族文学生活、现代化背景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同时,会议期间,“民族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平台”、“藏羌彝走廊的民族文化资源平台”正式启动。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