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少湖北本土画家的作品在外地拍出高价。个中原因,值得深思。本报昨日推出的“解码湖北书画市场”报道,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热心读者纷纷来电,为湖北书画的发展出谋划策。昨日,楚天金报记者继续追踪,通过采访相关艺术家、画廊、藏家、拍卖公司老板等人士,探寻湖北书画市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背后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金融、房地产和艺术品,被称为21世纪最佳三大投资领域。其中,回报率最高、最稳定的就是艺术品投资。楚天金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的书画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本土书画家对市场的理解不够成熟、本土藏家数量有限、市场交易的无序等因素,都是导致我省书画市场不成熟的原因。而据知情人爆料,即使是千万级别的资本,此前也曾在湖北书画市场遭遇过“滑铁卢”。 书画交易乱象制约市场发展 起步较晚 我省书画拍卖“刚上路” 2002年,武汉中信拍卖有限公司成为湖北第一家经国家批准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由此也拉开了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序幕。直到2009年前后,嘉宝一品、圣典拍卖等一批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公司涌现出来,湖北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才进入“战国时代”。而在专业画廊和私人美术馆方面,除了美术文献、美莲社等艺术机构,其余大部分都是近几年才崛起的。 资深藏家、武汉融缘舍艺术机构负责人谢波,从2009年开始游走在湖北各大拍卖会上,“可以说,湖北一般的书画拍卖会我都会参加”。通过这几年的观察,谢波发现,有几家比较专业的拍卖公司渐渐浮出水面,并各有专攻。比如,湖北诚信拍卖公司主要做的是湖北籍老画家的作品,定位在张振铎、杨立光这样级别艺术家的字画作品;嘉宝一品拍卖公司在湖北美术出版社的基础上,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湖北当代学院名家资源。 在不少圈内人士看来,如今12年过去了,国内的书画拍卖市场日趋成熟,但湖北的书画拍卖依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武汉一场最大规模的书画拍卖会,成交额也就在一千多万元,这个数字在国内根本拿不上台面。”谢波表示,在湖北,有能力投资书画的人相对较少,只能说“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一位资深藏家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湖北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良莠不齐,甚至有部分公司并不具备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有公司走的是拍假货的路数,扰乱了市场”。 交易无序 双重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湖北书画市场市场弱势的背后,呈现出的原因依旧是市场交易的混乱。面对市场化的脚步,不少本土艺术家似乎还未能快速适应。 武汉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陈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此前,他的一个朋友想通过他找湖北某知名画家拿画,陈先生直言,如果以拍卖公司的名义拿画,该画家每张要价3万元。他建议这位朋友私下找那位画家求画,结果他的朋友仅用1万元就拿到3张画。“这个个案较为极端,但也反映出不少问题。”对于一些艺术家的“双重价格”,陈先生无奈地表示,市场价是公开的价格,但私下里却是另一个价格,这对市场秩序是一种伤害。 对此,江城一位画廊负责人表示,这个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一些画家对市场的认知不够,另外也凸显了我省艺术品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混乱。所谓一级市场,就是直接跟艺术家打交道的机构,包括画廊、经纪人等;二级市场则是拍卖公司等交易平台。“在国外,艺术品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区分很严格,画家几乎不接触拍卖公司。但在国内,市场一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状态。”“现在的情况,不是买家手上无钱,而是有钱难买好货。”陈志武告诉记者,市场的混乱,使得一些艺术家越来越不愿意拿好作品出来,甚至出现“价格越涨,藏得越深”的状况。 湖北嘉宝一品拍卖公司负责人也认为,缺乏好作品是目前湖北艺术品拍卖所面临的瓶颈,“拍卖会上精品很少,导致拍卖公司组织数百件书画作品,成交率却不高,往往一场拍卖会,超过50%的作品会流拍”。 盲目投资 数千万元资金没投对路子 “湖北不乏有热情的藏家,也不缺有激情的投资者,但市场经验不足,也让不少投资者走了冤枉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对记者说,市场的无序,让有些投资者花了不少冤枉钱。 据透露,湖北的一家艺术机构,近几年来在艺术品领域投资了五六千万元,主要用于书画家的推广及其作品的收藏。但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家艺术机构的不少钱都没有花在刀刃上。“在武汉,资金如果发挥最大化作用,别说五六千万元,三千万元就可以做得很好。不管是收藏也好,经营也好。”这位藏家笑言,如果有这么多钱投入,签约几个本土艺术家进行炒作就足够了。“湖北艺术品市场不大,如果有几千万元投资,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他们买了不少作品,但这些作品是否能够保值、增值,达到预期收益,我个人持保留意见。”这位藏家认为,不管是做艺术推广,还是做收藏,都要做好对市场的研究。一味追随市场的动态去买作品,这个路子显然是不对的。 此外,书画市场上一些赝品的流通,也直接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营。一位藏家告诉记者,正因如此,他收藏作品的渠道比较单一,只在固定的圈子里交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