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10月23日长春电(实习记者 王安琪)
中国传统
书画艺术装潢式样展——暨吉林省博物院藏书画作品展正在吉林省博物院进行展出。本次展览特别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百余幅吉林省博物院藏书画艺术品,供观众欣赏和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书画装潢工艺起源极早,秦汉时期的“经卷、“屏风”都是经过装裱而成的。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书画装潢工艺逐渐演变成与书画艺术、建筑艺术相互配合的艺术形式,从而使书画装裱成为一门完整的艺术,同时对书画作品起着保护品质、延长寿命的作用,与画心融为一体,进而提升其艺术价值。
装裱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画心尺寸及观赏收藏要求,大致可以分为立轴、手卷、中堂、对联、横披、条屏、册页、折扇、团扇等多种形式。各种装裱种类和形式都具有不同的外在形式美感。伴随着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而产生的书画装潢工艺,为中华民族所独创,并为书画珍品的久远保藏提供了条件。
此次展览展期为10月14日至11月初,一连半月向观众开放。
书画知识:
1、扇面,主要有折扇和团扇两种形式。文献记载,折扇最早在北宋时期由日本传入中国,最初并不被文人认可,但因其收放自如的方便以及实用性,大多流行于贩夫走卒等社会底层。直到明代,由于成祖朱棣的喜爱与推崇,折扇才开始在文人中流行起来,自成化年间以后,以折扇形式创作书画才开始大范围流行起来。团扇又称为纨扇,是我国传统的扇面形式,以团扇作书画的历史要远于折扇,汉代至宋代尤为盛行。
2、手卷,在晋代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横幅,宽度尺寸较大,长至数米或者十数米不等,高度尺寸一般不会太大,常见的以三十到五十厘米为多,适合放置案头舒展把玩,手卷是书画装裱中最复杂的一种形式,其中结构的排列顺序是:“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拖尾”等。
3、横披,又叫横披或者横幅。装裱中横幅的一种形式。一般宽度不太大,左右镶边大于上下镶边,不装轴杆,两侧均装楣条。
4、立轴,直幅或者方幅书画,为了悬挂起来平展,便于欣赏,卷起来便于存放而形成的一种装裱形式。上称“天头”,下称“地脚”,上下又有“隔水”。按照尺寸大小,四尺以上称“大轴”,也称“中堂”,特大者称“大堂”或“大中堂”,三尺以下的画幅称“立轴”。有的天头贴“惊燕带”(一名“绶带”),此种格式盛行于北宋宣和时,以后成为一种典范。
5、册页,书画册页是受书籍册页出现的影响而形成的,大约形成于唐代。其画幅不大,也称“小品”,又称册叶或叶册。册页主要有三种样式,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一般册页均取偶数,少则四开、八开,多则十二、十六、二十四开等。
6、对联,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也叫“楹联”,盛行于明清时期,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句子可长可短,有三言四言甚至数十言,装潢成联,左右悬挂,取得装饰效果,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的享受。
7、条屏,最早由屏风发展而来,从宋代以后渐渐发展成为以条幅为基本单位的“屏条“,其单独悬挂的称“条幅”,并挂的称“堂屏”或“条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乃至二十六条屏。特点是尺寸、镶料都一样,地杆不装轴头。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连屏的,称为“通景屏”。
8、中堂,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国旧式房屋楼板较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尺寸一般如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一般在中堂两侧悬挂对联,以示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