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特征37道工序
刘纪荣 黑陶艺术的开拓者
文/图 陕西市政网记者 许亚平 李建合
2014年11月30日,应黑陶艺术研究所刘纪荣先生邀请,我们与凤凰陕西文化探索之旅的朋友一起前往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进行了采访,参观了黑陶制作工艺,不得不为刘纪荣先生的开拓精神所震撼。
刘纪荣在展厅介绍情况
展厅教室紧相连
上午11时,在刘继荣次子刘建利带领下,我们来到学院。个头不高、精明干练的刘纪荣早已经在车间兼教室等候着。教室宽敞明亮,一件件未完成的作品整整齐齐摆放在架子上,有的还未进行烧制,但是已上一层釉,琳琅满目。
随后,我们参观产品展览室。首先眏入眼帘的是各种报刊杂志对刘继荣作品的评价,有《西安晚报》、《咸阳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工人报》、《金点子生意》杂志等等。还有表皮已经破损但仍能看清颜色的聘书证书,其中有西安群众艺术馆颁发的民间艺术家证书、中华鲁艺书画研究院聘为工艺美术师证书等等,展室墙上“黑陶名家 一代宗师”的牌匾更为醒目。
再看展台上的作品,一件件活灵活现,有鸡冠兽、有缩小六十倍的武则天陵前的石狮子。还有宝鼎、龙柸、牛鼎、六耳樽等。有件蛋壳陶,其上面雕刻有2000多个小孔,这件器物重不足一斤,厚度仅有3-4毫米。可见制作难度之大,稍不留意就功之一溃,很容易破碎。
冲洗、沉淀车间
历史悠久工序繁
谈起黑陶历史,刘纪荣娓娓道来:“黑陶”是在约一万年以前,原始人在大雨中行走,脚踩后带出的硬泥,再经过若干年,森林火山爆发后烧制留下的硬质物件,可以盛水和盛东西。后来人们就试着用枝条编个形状,外围用泥糊,经火烤后用来盛水装东西,这就是泥陶。人们就是不断生产和利用这些初型,直到七千年前,逐渐形成了黑陶器皿。使用过程中,因为人们不小心将手划破,血留在物件上经烧制后不掉色,这样就有了彩陶。
据悉,刘纪荣出生在五陵原脚下的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办许赵村,这里曾经是古大秦帝国的都城所在地,又是大汉王朝的始祖皇帝刘邦的陵墓所在地。他说据考证,这里黄土层深厚,绵延数百里象卧龙一样,所以叫龙山,后又叫白鹿原、毕应原,汉朝改名为五陵原,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他从小耳闻目睹,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开始喜爱黑陶制作,并为此不懈追求与探索,学会并制作了各式宫廷器皿如龙柸、鸡冠兽、石狮子等等。
凤凰网记者体验揉泥
刚成型未烧制的作品
在谈到如何取土,刘纪荣先生说,以前是自己找土,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立业,自己经常带着孩子手提镢头,在村周围的崖岸,寻找与黄土不同的带红点土质。有时还在深井取土,在约四十米井下取崖土。取回土后,还要进行冲洗、沉淀、晾晒和捶打。捶打的目的就像妇女蒸馍和面,不能有一丝疙瘩,这也是制作陶器成败的关键。再经过成型机的加工,想做啥就能成啥,一件件工艺品就这样制作出来。圆柱体、塔形、盆罐等,大的小的,指法老练。出来后还要经过渗碳,需要在烤炉内加热。加热需要三道工序:小火、中火和大火,出炉后所要做的就是影刻,就是把国画、麦秸画和指画等工艺,用雕、刻、镂、书、画来体现,可以说刘纪荣是中国影刻第一人。
刘昌利正在影刻作品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其实,原来制作黑陶有一百多道工序,现在刘纪荣已把它缩短为37道工序,他介绍到,咱们这里生产出的产品不上釉,可称为墨玉胭脂黑陶。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华思想文化的渊源龙脉。
“薄如纸、光如玉、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这是黑陶的五大特征。”刘纪荣一口气说完并给大家进行解释。
专家认可广传播
1993年秋,在西影制片厂创办人、陕西省图书馆离休老干部、中国鲁艺书画研究院创办人蔡津东的引领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物考古界杰出的专家和学者何正簧,来到刘纪荣在渭城窑店镇孙家村的工厂,看到生产出的黑陶作品非常惊讶,还以为是国家一级文物,不相信这样的高档工艺品会出自只有40多岁的刘纪荣手中。何老说,我看到这个后,我才真正看到了祖国故乡故土的东西,中国陶艺出于你的手,好。当时何老就要掏钱来买,但刘纪荣说没有包装,带回去不好。
九十年代中期,刘纪荣还应邀在西安市、北京顺义、湖北等地市进行创作,制作有3米多高的五龙柱和石狮,为王蒙、王海等人士制作个体塑像,完成万里长城、神笔马良和和孔子等大型群雕及彩陶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1年西安世园会前,有关方面想要定制数千套吉祥物,但因条件所限未能做成。人民英雄刘志丹之女刘力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部长王蒙、陕西日报原社长张光、陕西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刘自犊、画家刘文西、陕西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张景一、陕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茹桂、西安市群艺馆馆长王升荣、西安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原主席雷达等各界著名人士对其高度评价,作品被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收藏。
近年来,省市各级政府对刘纪荣黑陶制作艺术格外关注和关心,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董事长吕明更是大胆引进,投入资金,设置展厅,并将黑陶制作设置为学生的艺术课程,为开阔学生眼界、弘扬中华国粹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黑陶制作技艺已成功加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咸阳市渭城区也正在向省部级申报非遗名录。刘纪荣虚怀若谷,关爱社会,2000余名徒弟遍及省内外,学有所成已走向社会。这些人中有残疾人、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军队离退休干部等各行各业,为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创造了良好氛围。据悉,刘纪荣从未收过学生一毛钱学费,而且时常对学员补助。
正在制作黑陶的学生
艺术作品新天地,中华文明有黑陶。黑陶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精髓,黑陶将伴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一起成长。
刘纪荣先生在黑陶艺术王国不断地开拓与探索着,采访中,面对众多记者他说,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制作昭陵六骏,感到非常遗憾,说下次一定补上。1996年,在西安首届古文化艺术节上,他的昭陵六骏引起各国嘉宾的青睐,引起不小的轰动,当然这些已成往事。现在他的家人,大儿子刘昌利、二儿子刘建利、小儿子以及两位儿媳妇,都已经成为黑陶制作的精英,为黑陶艺术贡献着,甚至孙子辈也已经开始学习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滔滔渭河东流去,我们祝愿,让古老的黑陶艺术在刘纪荣先生的带领下不断壮大......